6月6日至6月8日,在肉孜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新疆总队党委书记高红彦带领资产财务部主任容琳、人事培训部主任谭陈莉、机关党支部书记宁宁会同资源地质勘查院领导班子成员前往北疆开展项目检查及节日慰问。
新疆博乐市饰面石材用花岗岩矿产资源整装勘查项目。该项目是博乐市政府主导的重点项目,勘查区面积48.62平方千米,项目结题后预估饰面石材用花岗岩矿荒料量7000万立方米,为博乐市饰面石材矿产资源的长期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疆总队于2018年9月正式开工,由于工期紧张,直至12月中旬项目组成员仍然奋战在野外一线,当时整个矿区被大雪覆盖,为了保证项目质量,技术人员用扫帚一点点将雪扫开进行节理统计。2019年3月27日项目组再次出队,配备地质、水文、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12名,6台钻机同时施工,将近70人在该项目上开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成矿条件复杂、集中施工人员多,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在资勘院院班子的精心布置下,项目组抓生产、重安全、齐心协力,高效运作,目前已完成前期外业工作,将在6月25日前完成前期2份普查报告及5份勘探报告。
在项目驻地,项目组长禅伟向大家介绍了项目整体进度、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大家从项目管理、财务报账、职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资勘院院班子密切关注项目进度与项目质量,多次强调野外安全作业,并结合当季野外作业特点在作业区开展了一次针对野外作业中暑人员的应急救援演练,救援演练过程中项目组长临危不乱,指挥得当,各救援队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中暑人员正确完成施救后,资勘院主管安全副院长王风卫对演练进行了总结报告,院长吴中强进行了现场点评,要求项目组结合本次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针对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及预防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任务。
按照“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落实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工作要求。项目组在紧张的野外作业同时,在驻地建立党员、团员学习园地,强化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职工政治理论素养。
博乐市饰面石材用花岗岩测量项目。该项目主要为博乐市饰面石材用花岗岩矿产资源整装勘查项目提供基础测量数据,是新疆总队首次自主使用无人机开展航测的项目,测区位于博乐市达镇二牧场三牧场,测区内主要以丘陵地形为主,面积50.98平方公里。因测区位于博乐市机场附近,所以飞行前需要与机场塔台做好沟通,按机场塔台分配的空域时间作业。通过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精准度,在连续飞行的情况下,传统测量需要8个人5个月完成的工作量,使用无人机测量只需要1个人5天即可完成。现已完成1:2000航摄2处,50.98平方公里;完成内业出图5处,7平方公里。
无人机航飞采集数据前的准备
新疆托里县库尔塔勒一带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为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工期从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区域内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后圈定物探、化探异常区,为后期地质工作及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项目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境内,调查区面积1095平方千米,区域内构造发育、地形切割强烈,全区只有一条相对较为宽阔的沟谷可勉强通行四驱越野车,交通条件极差。
项目组于2019年4月20日出队,项目负责人由年轻党员秦彪同志担任,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项目组成员发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克服了调查区地域面积大、地形切割强烈、长距离山路爬涉、车辆通行路况差等困难,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项目组采用“小搬家”的方式按期完成了1∶1万地质草测、1∶1万地球化学测量、激电测深、磁法异常查证等工作。
在项目驻地,资勘院党支部书记王立帅还为项目组讲了题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课,他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8个“明确”、14条“基本方略”对新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号召项目组全体成员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努力克服困难,保质保量按期完工,为托里县库尔塔勒一带矿产资源现状增添辉煌的一页。
短短三天的野外生产一线之行,让我感触颇深,空旷的山野上除了埋头苦干的地质人,就只剩下些星星点点的牧民人家。我们的地质人勤劳敬业、以岗为家,长期奋战在天山脚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只为能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为国家资源调查、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这种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身为地质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耳边不禁再次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歌: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