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邮箱登陆

地质科技

躬身守矿产,匠心筑未来——记杰出工程师欧阳友和

发布日期:2024-11-06 作者:

欧阳友和,现任地勘中心山东总队总工程师、科技管理部部长。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自然资源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专家库专家等。

从业以来,欧阳友和扎根一线,心怀强国之梦,砥砺强国之志,在地质报国之路上永不止步!

24年前高考志愿表上填报了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这一事关人生选择的决定,注定了他在今后的岁月里,将跋涉在山川大地,披荆斩棘,风餐露宿。欧阳友和用岁月向天地证明,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勘察队员,初心所向,何惧艰辛。

“我的履历很简单,进入总队后就没再挪过窝。”欧阳友和说,20年的坚守,源于对地勘事业的热爱,艰苦的历练正是抵达初心的过程。在欧阳友和的办公桌边,摆放着一块块岩石样本,这些都是他工作多年攒下的“宝贝”。

在欧阳友和的工作经历中,难度最大、考验最严峻的是中西部地区晶质石墨等特种非金属矿产调查。该项目隶属于中国地调局资源所实施的“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项目周期为2016—2018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在新疆奇台县、河北张家口、陕西商洛、河南鲁山、甘肃肃北、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别山等调查区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提交一批矿产地及找矿靶区,评价晶质石墨等特种非金属矿产资源现状和找矿潜力,以实现中西部地区晶质石墨等特种非金属重大找矿突破或新发现。

通过3年的时间,项目组圈定了晶质石墨找矿靶区26处、矿产地7处,提交了晶质石墨物资源量10408万t。项目分析了晶质石墨矿的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总结了晶质石墨矿的成矿要素,完善了晶质石墨矿成矿模式;划分了晶质石墨、脉石英、金刚石成矿区带;形成的晶质石墨矿“遥感解译—矿产调查—物探—槽探—钻探”找矿技术流程,实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同时拉动地方地质勘查投入3286万元,实现了成果的有效转化,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工匠精神要传承,更要发展。不能习惯于按部就班,而需要开拓创新。”这是欧阳友和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

欧阳友和一路奋斗、拼搏创新,成为山东总队新一辈技术支柱。他以地勘中心揭榜挂帅项目“中国建材矿业大数据平台开发及示范应用”科技研发项目为起点,力争为地勘中心非金属矿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做出新贡献。

作为项目负责人,欧阳友和既是日常运行的决策者,又是抓工作落实的责任人。他统筹安排,积极推动项目团队高标准建设。中国建材非金属矿大数据平台采用“微服务构建服务架构,用多层架构设计,迭代式敏捷开发模型”等技术,集成了非金属矿产综合信息;建成了“中国建材矿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形成了“非金属矿、地图查询、数据检索、分析研究四大功能模块”;实现了以空间(地质图、影像图、成矿区带等)方式直观表达,以矿种为单元的矿产地、探矿权、采矿权分省、分地区按数量、资源量统计分析、综合数据查询,填补了建材非金属矿大数据应用空白

此外,他还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中国矿产地质志-硅灰石卷”“利用城市建筑垃圾、页岩生产水泥研究”等,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勤奋和执着的工作换来了地质找矿和科研的硕果累累。欧阳友和共发表论文19篇,参与编制的著作权3篇,这些创新成果获得了23项奖励,其中省部级奖励19项。在资源勘查与计算机相结合上,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1项,推动了地勘中心、山东总队数字化转型。按照总队领导部署要求,欧阳友和统筹把控,全程把关,带领各相关部门圆满完成了山东总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山东建材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高企再认定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欧阳友和始终牢记,今天的成绩,都是在上级党委和总队党委的培养下实现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他将一如既往地自觉履行职责、克己奉公、忠于职守,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人本领,投身到地质事业的发展中。

京ICP备17020385号-1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有限公司

分享到